每年二月底,天气刚刚回暖,日本各地的杉树花粉就开始飘散。至三月底四月初,杉树花粉减少,日本扁柏花粉开始占上风,一直持续至五六月份。
图片来源:https://www.photo-ac.com/
花粉症的本质是由花粉引起的过敏。最典型的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但实际上,花粉症还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造成失眠、烦躁等症状。花粉的微小颗粒不仅会进入鼻子和喉咙,还会进入胸腔和肠道,引发过敏反应。因此重症花粉症不仅会影响到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工作和睡眠等。一些医学专家甚至认为,重症花粉症的生活质量可能比骨折还要差。
虽然无法准确统计日本花粉症患者的确切人数,但日本环境省最新的花粉症手册显示,根据每十年进行一次的针对日本耳鼻喉科医生以及家人的全国性调查数据显示,花粉症患者每次调查都呈现出了10%的增长。这项调查显示,1998年的花粉症患病率为19.6%,而到了2008年增至29.8%,2019年则上升至42.5%。这意味着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花粉症的患病率翻了一倍还多。
图片来源:https://www.photo-ac.com/
花粉症患病率的增加,一个主要原因是日本全国范围内花粉飞散量的增加。日本全国近几年来树龄超过30年的杉树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中不少树龄甚至超过60年。这些“高龄”杉树会产生大量花粉。
花粉症患病率增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发病年龄的降低。近些年来花粉症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调查显示,5至9岁儿童的花粉症发病率在过去20年间增长了三倍多。
日本医科大学医学部耳鼻咽喉科的大久保公裕教授就指出,由于室内活动增加,儿童接触细菌的机会变少等环境变化,导致出现过敏症状的儿童数量增加。如果不接受治疗,症状还会每年加重。这提醒了家长和社会对于儿童花粉症及其症状的关注和重视的重要性。需要及早发现并给予适当的治疗,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图片来源:https://www.photo-ac.com/
花粉症最普遍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不过由于抗过敏药物的效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以及许多药物本身就有导致嗜睡等副作用,花粉症的常规治疗往往不能很好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舌下免疫疗法也是目前日本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其特点在于着力于治本——即彻底解决过敏问题,而非治标——也就是单纯缓解症状。不过这种治疗方法只适用于杉树花粉过敏和尘螨过敏性鼻炎。
治疗方式是将过敏原药物持续滴在舌下,通过从舌粘膜吸收,每天刺激淋巴细胞。身体逐渐习惯后,淋巴细胞不会再将花粉认作过敏原物质,并减少生成IgE抗体。因此,花粉症的症状也会逐渐减轻。
舌下免疫疗法据说对八成以上的患者都有效,但完全摆脱花粉症往往需要连续服药几年。日本许多耳鼻科都可以提供这种药物的处方,但不少医生都表示,很多患者都想尝试舌下免疫疗法,但目前药物的供给远落后于需求,因此往往需要预约等待。
图片来源:https://www.photo-ac.com/
此外,一些另辟蹊径的治疗方式也在涌现。比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制成含有杉树花粉成分的“花粉米”。研究人员通过确定花粉中与过敏相关的基因序列,将其提取并加入到水稻中。食用“花粉米”后,体内会产生含有杉树花粉成分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到达肠道,由于肠道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它们会被刺激,让身体逐渐适应花粉成分,就可以让花粉症的症状逐渐减轻。研究人员还在考虑将“花粉米”制成胶囊或药片等医药品。日本政府去年决定为了尽早上市而进一步推进临床研究等。
民众饱受花粉症困扰的背景下,日本政府也开始加大力度用政策去解决“国民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花粉症描述为是“至今仍在困扰众多国民的日本社会问题”,在制定全新对策的同时,将一系列对策写入了日本政府去年6月汇总的经济财政运营和改革的基本方针中。以砍伐杉树、种花粉少的品种、防止飞散、治疗这几大支柱来解决花粉症。
图片来源:https://www.photo-ac.com/
在解决花粉源头问题方面,日本政府敲定了30年后的花粉产生量减半的目标与相应对策。未来十年内,要求将杉树采伐规模从目前的每年约5万公顷,逐渐扩大至7万公顷,10年后就能使花粉减少20%。同时还提出改种花粉较少的杉树树苗,计划将这一树种目前占杉树苗木产量的五成左右提升到九成以上。
在应对花粉飞散方面,日本政府将加紧针对减少花粉产生药剂的改良、支援喷洒技术的开发,争取在5年后制定出投入应用的明确时间表。
在治疗方面,日本政府力推舌下免疫疗法的普及,计划将治疗药的年供应量从目前的25万人份在5年内增至100万人份。同时为大学和研究机构研发治疗方法与药物提供支持。(编辑:西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