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汽车假想论第一期 若厂家在试驾车里装gopro
首期寄语:作为一个不安分的汽车编辑,有的时候脑子里总会想很多稀奇古怪的构思或者场景。虽然每次提出来,都会被各位前任主编和同僚们取笑讥讽然后不了了之,但是这么多年总憋在肚子里,腰围反而不受控制的疯涨了……好吧,多亏了还有个自媒体平台可以畅所欲言,那就开这么个专栏,每周一期的为汽车圈谏言一次。不论是厂家还是媒体,您当一笑话看了也罢,当胡说八道留言骂我也好,或者真能顺着我的思路开拓个啥新方向也不错。
这是汽车假想论的首篇稿子,一开始写就觉得好兴奋。不过兴奋之余犯了难,肚子里那么多的假设,假想,每个都觉得不错,但是谁先谁后就难以取舍了。最后想了想,正好上周和几个媒体朋友在沙滩上闲聊,趁着晒得有点儿晕,把这个构想当谈资放了出来,然后大家相互假想了一下,笑完之后谁也没当回事。
厂商和媒介给试驾车里装gopro,没错!还要悄悄的藏好,不要让媒体老师们知道,不然就没意思了。如果有条件,最好装两个,从前风挡平视向后座拍,一个从后风挡上部向前风挡下边缘拍,隐藏起来,必须是隐藏的,不然就达不到我们假想的效果了。
也许媒介和厂商都已经看惯了媒体自己架设的gopro拍出来的试驾素材,但是你们有没有见过稿子或者视频之外的试驾老师们呢??想想都很期待吧。
那咱们就来假设几个场景:
场景一:媒体老师拿到手试驾车,上来第一件是调整座椅,后视镜和安全带高度,还是先点上一颗烟再开始这些动作?或者是上来点火启动就开走,手刹都忘记释放……
场景二:媒体老师会不会拿着豪华车的试驾车去撩妹,去大学门口摆脉动或者红牛,甚至省下速8的钱抢先体验下放倒后排座椅后的超大空间,做羞羞的事情……
场景三:媒体老师拿到车之后,发现油箱空了,于是各种脏口爆出,不情不愿的去加油站加油;反之,快要还车,如何故意将油箱在见底前一秒开到还车地点的种种丑态……
场景四:明明是试驾车,却拿来给刚拿到车本的女朋友练车,一边指导一边说是试驾车,剐了蹭了都有媒介或者厂家承担,放心开……
场景五:后驱或者四驱的试驾车,拿来在不安全的道路或者场地,肆无忌惮的做各种危险动作甚至极端操作,轮胎磨损变速箱打齿,直接发声碰撞,甚至严重事故的整个过程……
场景六:因为是试驾车,所以什么违法、罚款、扣分等非现场处罚都和自己无关,于是乎老师勇敢的超速、逆行、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随意停车,甚至和其他车辆在道路上追逐及危险驾驶……
还有场景七,场景八,场景九…………
假设,厂家将这个作为考核媒介推荐媒体品质的标准之一呢?或者媒介将这个作为活动邀请媒体的素质参考呢?想想就觉得很刺激啊!
如果媒介和厂家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年终的媒体答谢会上做个视频串烧,那该多刺激啊!!
先不管这些假设中被曝光的编辑个人感受如何,至少会改善更多情况,比如以后媒体不会拿到试驾车时才发现要拍摄的地方有一条大划痕,或者内饰里面一股烟味,脚臭味儿,甚至是一股子“打野战”的味儿……提车时才被告知上一家媒体把车撞坏了,或者掉沟里去了您再等一个星期吧……
再说了,这样也许还能起到一种“净化作用”,一些作风不好的试驾编辑,也许就不会再出现在各种试驾会里,让大家都害怕和他/她被安排在一辆试驾车里了吧。
当然,抛开汽车媒体中一部分人的不良行为外,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试驾车内藏一个或者两个gopro,对车企或许还是件好事。
觉得会得罪媒体老师是吧,觉得会有其他车企说自己动机不纯是吧……那你想错了。现在开始,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来以正确的姿势说说这事儿。
首先,很多试驾车,在媒体拿到手的同时,就已经被很多试驾之外的东西锁绑架了。比如编辑和厂家的私交,编辑和媒介的私交,编辑对品牌的偏向,这些个人向的方面;还有编辑的领导,考虑到和厂家关系维护,考虑到正在合作或者即将合作的广告投放,这样的团队利益向方面;以及编辑部主编与厂家的私交,与媒介的私交,个人对品牌的喜好,甚至有些媒体主编本身就是企业的股东……这样的纯压力向等等。
这众多的压力,编辑最终写出来或者拍出来的内容,能有多少实在话,又有多少违心的言辞,想必资深的汽车媒体人们都清楚。但是试驾编辑在实际试驾的时候,在车内会与旁人沟通的内容,或者一些实际情况出现时喊出来的话,却是真真点在实处的关键所在。
假设继续开始:
如果试驾车里藏有gopro,那么咱们来看看稿子里和试驾时的不同……
稿件(视频)中文字“作为一款主打运动型的跑车,它的悬架偏硬,对路面细节的反馈很直接,座椅配合过弯时支撑力度到位……”
偷拍到的试车编辑可能这样喊“我草,这个急弯就这么甩起来了……”“TMD的!开了才半小时我就颠的想吐了,这座椅非要做得这么硬嘛?”(编辑表情和动作大家自行脑补充)
稿件(视频)中文字“作为一款合资车,内饰的做工还是中规中矩的,吸引我们则是仪表台上的花纹的光泽……”
偷拍到的试车编辑可能这样说“定价十来万,内饰的拼接缝居然这么大。MD,到了晚上这无聊的花纹就反光看不清车头情况……”
稿件里可能这样写“作为小排量中的佼佼者,这样的动力搭配非常适合在大城市拥堵的道路中穿梭……”
偷拍到的试车编辑可能这样说“这么点儿动力超个车都超不过去,油门都快踹到发动机里了!刹车软的一B……”
汽车老编辑们看到这里一定都会心的笑了罢??没错,这些厂家的设计和研发人员都无法听到、看到。
这就是在试驾车里藏gopro的另一个好处,就算厂家不曝光,也可以整理一下,作为新款产品或者改款时的重要参考嘛,除非真觉得犹如皇帝的新衣一样的试驾稿能够反映出问题。
有这么几个品牌,也许就是被试驾稿忽悠的,旗下车型不论大小贵贱,都能让消费者体验到相同的后排晕车感觉,亦或是无以伦比的内饰刺激性味道,伴随消费者购车后的每一个365天。如果它们在试驾车里藏一个gopro,也许下一款新车就因地制宜的改变下,让试驾编辑试驾时喊出“我擦,它家的座椅终于不像板凳一样生硬了”或者“它家的车我试了这么多,这款终于没有异味了”
好了,这次的假想就先聊到这里……不知道车企和媒介的大佬们是否能看的到,觉得我说的靠谱就关注下再来个赞吧。我这里也要努力的改掉结巴这毛病,万一哪天我被拍了多没面子。(编辑:布玛)
|
|||||||||||
|
|